食品添加物及非法添加物

項目 5.
硼砂

硼砂


硼砂又稱四硼酸鈉,化學式為 Na2B4O7. 10H₂O,是一種常見的含硼鹽類,外觀為無色晶體或白色粉末。它可以抑制酵母菌與黴菌的生長,曾用作防腐劑,也能抑制酪胺酸酵素(tyrosinase)作用,防止酪胺酸(tyrosine)氧化成黑色素,近年來常被濫用於防止蝦類食品黑變,保持其色澤美觀。硼砂在酸性溶液中,例如硫酸或鹽酸,會被酸化為硼酸,但因氫氧根離子濃度低,不會進而生成硼酸根離子。簡言之,硼酸是硼砂溶於水、或與酸結合而成的產物,所以當食品與硼砂溶液產生反應後,往往硼砂與硼酸皆會殘留其中,而吃下肚後,由於胃液是酸性的,硼砂在體內便會被轉化成硼酸。硼酸雖然本身毒性不強,但是在體內有「累積作用」,儘管每次攝取量不多,連續攝取後在體內累積,仍可能破壞中樞與消化系統,妨礙消化酵素作用,引起食慾減退、抑制營養吸收以及促進脂肪分解,導致體重減輕等症狀。硼酸現階段並未觀察到明顯致癌或是產生基因突變的結果,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也未將其列為致癌物質。以劑量來說,成人攝取1~3克的硼酸便會產生「硼酸中毒」症狀,包含嘔吐、腹瀉、皮膚產生紅斑、更甚者有休克或昏迷之虞;口服致死劑量則分別是成人15~20克,幼兒5~6克,以及嬰兒2~3克。目前世界各國,大多命令禁止將硼砂或硼酸作為食品添加劑(不過歐盟允許硼砂或硼酸做為魚子醬的防腐劑),臺灣也已經明令禁止 ─ 我們的食品添加物採正面表列,硼砂並不在許可清單之中喔。


佳美檢驗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