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0/04/22
忙著抗疫,忘了食安!這2個月…食品召回變少了


在疫情期間保證國家的食品供應安全,農業部正面臨日益增大的壓力,專家認為,目前的食品供應是安全無虞,但隨著食品產業工人生病、檢驗員的檢疫手段受限、對食品安全檢驗的重視不夠,以及疫情以來的召回行動大減,農業部今後在食品安全上勢將面臨嚴峻挑戰。

過去兩個月,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驗局採取的唯一召回行動,是「家庭傳統肉類公司」的產品因為商標錯誤而在2月8日被召回,但此後一直沒有召回,直至4月10日發生兩起召回事件。而2月之前的召回則是經常出現,包括1月的五起、12與11月各四起和10月的三起。

儘管食品專家表示,雖然沒有跡象顯示,疫情爆發以來的食品安全出現了隱憂,但檢驗人員仍應保持警惕,以便及時發現可能的安全隱患。羅格斯大學教授沙夫納說,疫情期間沒有食物召回確實顯得非同尋常,是因為疫情分散了注意力,而疫情尚未直接影響到食品產業。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食品專家查普曼也認為,目前每個人的關注焦點都在疫情上,卻忽視了食品業的安全。

疫情期間的召回減少引起許多擔憂,尤其是史密斯費德肉類公司因為工人染疫而關閉兩座加工廠,該公司設在南達科他州的一座加工廠也因一名員工病亡而關閉,愛阿華州的泰森食品加工廠也有兩名員工染疫病亡。

新冠疫情的威脅使得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更難進行,農業部3月宣布,將保證有足夠的檢驗人員,政府承諾履行使命並將採取更多措施,確保檢驗產品和食品供應的安全,食品安全檢驗人員將繼續奮戰在檢疫的一線。

專家沒有說明兩個月來食品召回減少的原因,認為一方面可能是需召回的產品向農業部的報告減少,或許是食品企業的安全措施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政府預算被削減和法規放寬,導致對食品安全的檢驗減少。專家指出,即使疫情過後,農業部的食品安檢驗仍將面臨挑戰。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