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5/05/15
國健署擬訂少鹽、少糖標準 明年推食品紅綠燈標示


少鹽、少糖已是健康飲食的新標準,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宣布,正蒐集國際相關標準,近日召開專家會議,希望今年底訂定相關標準,明年起推動食品警示紅綠燈標示,作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

對此,消基會祕書長陳雅萍表示支持,但也提到,此類標示牽涉「信任問題」,如果政府啟動標示制度,卻發生審核不公、或缺乏後續稽查,導致廠商的標示不實,反而讓消費者在缺乏戒心下,吃進更多不健康的成分,呼籲國健署要有明確透明的審核機制及稽查配套。

健康飲食強調少鹽、少糖,但「少」字相當模糊,到底降到多少,才算是少?相較於新加坡強制要求包裝飲料上必須清楚註記「營養分級標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如今也擬推「減鹽運動」,制定減少食鹽和鈉攝入量的指引。主委鄭浩民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將使血壓升高及罹患高血壓,民眾應該改變吃重鹹的飲食習慣。

目前衛福部建議「每日食鹽不超過六公克」,一公克的鈉約等於二點五克食鹽,鄭浩民認為,這還是太高,應降到每日二點三克食鹽。如果台灣真正落實「減鹽運動」,每個家庭都選用健康低鈉鹽,預估可有效降低收縮壓五mmHg、舒張壓二mmHg。

「食品標示為少鹽少糖的重要策略之一」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說,許多消費者習慣閱讀食品營養標示,卻對鈉含量沒有太多概念,即使看了也看不懂,若有警示紅綠燈號分級制度,就能輕鬆判讀鹽分風險。

吳昭軍表示,將於年底提出相關標準,明年開始推動食品警示紅綠燈標示,但一開始不採強制標示,將逐步評估國人接受度,如有共識,才會強制標示。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