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18/08/10
消基會檢測糖果添加物 近五成含「致過動」色素

糖果零嘴是小朋友的最愛,但若兒童從小習慣食用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食物,恐對腎臟造成負擔。消基會購得21件樣品,包括糖果類、蜜餞類、魚肉煉製品類,標示部分有2件不合規定,人工甜味劑含量部分有1項不合法,可罰3到300萬元的罰鍰,另外有近五成的樣品被驗出添加可能影響兒童活動力與注意力的人工色素。


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外包裝應以中文明確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容量、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廠名稱、原產地、有效期限、營養標示、含基因改造原料等。這次檢出「香瓜口香糖」未標示品名與原產地,「大面筋(香辣味調味面制品)」未標明添加物的功能性名稱,主管單位可命其限期改善,屆時未改者可罰3到300萬元。


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Cyclamate)俗稱甜精,是一種人工甜味劑,曾有學者發表其會造成老鼠膀胱癌的發生,但對人體危害尚無確定研究。此次檢測查出「大面筋(香辣味調味面制品)」非法添加甜精,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主管單位可依法令其停止販賣,並開罰3到300萬元罰鍰。


糖果為顯五顏六色,常會加入色素,食用色素又分為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兩類,人工色素價格低且穩定度高,顯色效果明顯,常用於食品加工中。此次檢測中,將近5成樣品測出對兒童活動力與注意力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人工色素,包括黃色四號、黃色五號與紅色四十號3種。


消基會表示,因為各國對食品添加物的規範都不同,業者在進口時務必注意添加物是否合法,另外英美都有研究指出人工色素除有致癌風險,也可能提高兒童過動與過敏的健康問題,消基會呼籲政府須審慎評估人工色素的使用限制,同時在包裝上標示警語,讓消費者能清楚知道商品資訊。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