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18/09/17
美耐皿餐器具的使用安全:三聚氰胺及甲醛的釋出

無論是路邊攤、小吃店或一般家庭,美耐皿餐器具被廣泛用來裝盛飯麵、熱湯等料理。然而,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The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 BfR)曾發出警告,美耐皿材質之食品容器具遇高溫會釋出三聚氰胺及甲醛,進而轉移到食品上,而可能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建議不要盛裝超過70℃的熱飲或食物。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s),俗稱美耐皿(Melamine Resins),是由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而成,其具有堅硬、不易破裂的特性,也因此常被用於製造廚房器皿或餐具,例如盤子、杯子、湯碗、湯瓢或鍋鏟等。三聚氰胺及甲醛被核准可作為單體及添加物使用於食品接觸塑料之製造,根據目前歐盟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之遷移限量規範,三聚氰胺之特定遷移量(Specific Migration Limit, SML)為2.5毫克/公斤,甲醛則為15毫克/公斤;而我國於「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範中,則訂定三聚氰胺溶出限量標準為2.5毫克/公斤(試驗條件:4%醋酸、95°C、30分鐘)。


德國BfR於報告中指出,溫度和時間是影響三聚氰胺釋出的重要因子,美耐皿在高溫下會發生降解,尤其是遇到酸性食物時,可能加速三聚氰胺的釋出;此外,儘管接觸時間不長,但若使用微波加熱,仍會造成高濃度的三聚氰胺遷移。以2010年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的一篇研究為例,研究以美耐皿杯子裝盛不同食物擬似物(如3%醋酸、50%乙醇、水),並在不同試驗條件下(如2小時/70°C、24小時/40°C或Microwave + 24小時/40°C)進行三聚氰胺遷移量的測試,結果顯示在同一時間及溫度條件下,裝盛3%醋酸的組別遷移量是高於其他組別的,並且3%醋酸及50%乙醇的組別也發現,70°C時的遷移量高於40°C,而經過微波加熱的遷移量也較其他試驗條件高得多,這結果證實了溫度對三聚氰胺的遷移具有強烈的影響。


除了三聚氰胺,美耐皿於高溫下也會釋放出甲醛。以沸騰的3%醋酸進行甲醛之遷移試驗,發現到甲醛由美耐皿湯匙轉移到醋酸溶液的濃度會高於訂定的SML值;此外,甲醛為易揮發的物質,因此食物烹煮過程也會使得它釋放到空氣中,一項試驗將甲醛加入3%醋酸中,將溫度維持在沸點並持續攪動2小時,結果可發現2小時後的甲醛量降低60%,這代表有60%的甲醛被釋放到空氣中,而可經由呼吸被吸入體內。


德國BfR結論指出,若美耐皿材質之食品容器具長時間接觸滾沸的食物或放入微波爐加熱,會造成溶出之三聚氰胺與甲醛單體轉移到食物上,而烹調過程中甲醛也可能釋放到空氣中,因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提醒民眾應避免使用美耐皿食品容器具烹調食物或於微波爐中加熱,而當於室溫下使用或盛裝不超過70℃的飲品或食物時,被認為是安全無虞的。我國食藥署也強調,購買及使用塑膠類食品容器具時,應注意產品標示之特性及正確使用方式,使用過後以中性洗潔劑清洗,若產品有刮傷或裂痕,也應立即更換,以維護使用安全。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