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新知

2018/07/12
食用色素吃多會致癌?

食用色素又稱為食品著色劑,使食品著色,改善食物色澤的食品添加劑,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天然色素及人工食用色素,天然色素是指存在於蔬果中的植化素等,能使蔬果擁有色彩,而另一種則是能讓食物具有顯色條件的人工色素,添加人工色素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幫助食品擁有色澤,增加消費者對食品的視覺感受,而達到吸引消費者食用、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等效果,食用色素必須經過審慎評估,訂定適當使用規範,產品在規定的使用劑量內,應不會危害健康。


根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天然色素來自植物、動物中獲得,較自然也有營養價值,像是紅莧菜色素由紅莧菜取得,主要成分為莧紅素 (Amaranthin)、花青素由深色可食植物及果實取得,主成分:花青素(Anthocyanin)、胡蘿蔔色素由胡蘿蔔之根莖取得,主成分:胡蘿蔔素(β-Carotene)、薑黃色素由薑黃 (Curcuma longa) 之根莖取得,主成分 : 薑黃素 (Curcumin)、番茄色素由番茄之果實取得,主成分:番茄紅素(Lycopene),常添加於食材製品中幫助增加色澤,例如麵條、饅頭等。


人工合成色素為人工化學合成所製成有機色素,法規為「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人工合成色素包括:食用紅色6號、食用紅色7號、食用紅色 40號、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綠色3號、食用藍色1號、食用藍色2號等,不同色素應用在不同的食物中,例如食用紅色6號常加在餅乾、果凍、果醬、調味醬、清涼飲料和糕點等,也有其使用限制如生鮮肉類、生鮮魚貝類、生鮮豆類、生鮮蔬菜、生鮮水果、味噌、醬油、海帶、海苔、茶等不得使用。


在購買蛋糕、甜點、小熊軟糖等食物時,建議選擇包裝完整、營養標示清楚者,建議選擇合法添加劑,近年來非合法添加劑為假冒橄欖油使用銅葉綠素、辣椒粉非法使用蘇丹紅等,多查看營養標示及原料來源,才能更加確保食用安全。 根據107年公告修正的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須於包裝容器外表之明顯處以表格方式由上至下依序提供以下內容:


(一)「營養標示」之標題。

(二) 每一份量(或每一份、每份)○公克(或毫升)、本包裝(含)○份。

(三)「每份(或每一份量、每一份)」、「每100公克(或毫升)」或「每份(或每一份量、每一份)」、「每日參考值百分比」。

(四) 熱量。

(五) 蛋白質含量。

(六) 脂肪、飽和脂肪(或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或反式脂肪酸)含量。

(七) 碳水化合物、糖含量。

(八) 鈉含量。

(九) 符合第二點營養宣稱定義之營養素或出現於「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中之宣稱營養素含量;廠商自願標示之其他營養素含量。


除了第一關把關食品營養標示及合法的色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選擇天然的食材下去製作點心,常見的像是抹茶粉、紅麴粉、紅蘿蔔、南瓜、芋頭、金黃地瓜、紫地瓜、芝麻等,不只能增加色澤,也含有食材本身的香氣及營養素,中式的可添加於芋圓、地瓜球、養生饅頭、麵條等;西式的可添加於馬卡龍、戚風蛋糕、南瓜餅乾、抹茶鬆餅、全穀芝麻麵包、紫薯派等,雖然許多添加劑是可以合法添加的,但仍建議以天然食材下去做著色劑,保留食材營養素及天然色澤,另也須提醒畢竟大多數還是精緻甜點,建議適量食用,才能打造健康的體質,減少癌症發生。依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公布最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添加糖為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加入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以每日攝取熱量2000大卡計算,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一天添加糖攝取量應少於50公克。


1. 膳食纖維:天天彩虹蔬果579,健康人人有。現代人外食比例高,往往蔬果攝取不足,建議盡量選擇「蔬果入餐」的餐點,例如:鮮蔬肉排三明治、蔬菜蛋餅、果香雞腿沙拉等,提高一日蔬果的攝取量,或者是下午茶點心可以水果、海苔蔬果手卷來取代加工的點心類。


2. 高生物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當早餐可以提供活力與體力,建議可選擇烤雞肉、雞蛋、里肌肉、無糖豆漿等食物做為蛋白質的來源。


3. 低GI穀類:常見的甜麵包、燒餅油條、芝麻包等食物都屬於高升糖、高油脂的澱粉類,建議可將主食選擇低升糖、B群含量較高的全榖雜糧類,像是全麥土司、五穀饅頭等。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