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0/05/07
測溫度時間、避食物中毒 新北成立食安智慧監控中心
新北市府今成立「食安智慧監控中心」,要求全市團膳業者及校園自立午餐烹調時,起鍋溫度須達85℃確保徹底煮熟,且若是提早烹煮,食物在9點送餐前仍要維持60℃以上,另出車、到校時間也即時回報雲端監控,可避免微生物孳生。海洋大學食安暨風管研究所副教授張正明表示,有助於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新北市長侯友宜指示,整合衛生局、教育局及農業局的資源,成立食安智慧監控中心。他指出,去年突襲稽查業者時,發現業者有2道菜未達溫度,需要放回繼續煮,希望建立更安全的食安系統,新北在這學期就啟用該中心,保障29萬學童食的安全。
衛生局表示,原本團膳業者有加入HACCP廠的話,本身就會量溫度,衛生局則透過稽查。現在成立該中心,可強化把關。
該系統運用物聯網技術,以智慧藍牙溫度計量食物,全市8、9百道午餐的溫度及有溫度的照片就直接上傳至監控雲端,如果溫度不符會警示,隨後出車及到校時間也回報監控中心,數據假不了。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指出,溫度介於7℃至60℃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在國際間熟食在危險溫度帶,需掌握4小時內食用完畢,超過恐微生物大量生長,危害人體,恐會食物中毒、拉肚子。假設9點送餐,需要在下午1點前食用完畢。
衛生局表示,下一階段農業局將輔導果菜運銷公司引進質譜快速篩檢技術,全面抽驗進場蔬果檢測農藥殘留,並透過大數據分析預警。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