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0/12/18
藍委嗆 公糧米標示3歲以下不准吃


消基會抽驗市售20項嬰幼兒米製副食品調查,其中4樣重金屬鎘超標,業者喊冤指原料來源是農糧署的公糧米,農委會指出,若要將米製成嬰幼兒食品,願意媒合業者與農民在背景值更低的農田契作,有稻農聽聞直言,根本種不出來,也有稻農說,難上加難,藍委李德維挖苦,如果種不出不超標的嬰幼兒米,將來是不是要標示清楚3歲以下小孩不能吃公糧米。

李德維表示,市售米很多來源也是公糧米,卻未標示清楚,一般人或是廠商可能都沒想到原來米還有分大人可以吃,幼童不能吃的,更何況原料來源還是公糧,廠商大概也想不到這樣也會變成超標;然而這反而凸顯一個問題,如果原料來自公糧卻超標,那是不是代表源頭管理也出問題。

李德維認為,如果公糧米真的不適合3歲以下小孩吃,那農糧署就應該出來說明,且將來都要標示清楚3歲以下小孩不能吃,畢竟幼稚園、自助餐、甚至超市買到的米可能都有同樣的問題,既然有疑慮,那就要全部註明清楚。

苗栗縣稻農表示,就算契作米標榜不用農藥,也無法保證土讓是否有被重金屬汙染,若要自清就得自費數千元挖土送驗,有數據才能證明符合0.04ppm,無疑加重農民負擔。

在彰化縣二林種稻米的陳姓農民指出,要種植重金屬幾近零檢出的稻米最重要的是水源管控,國內汙水道及灌溉溝渠不分,互相「資源」分享,工業廢水直接排入灌溉溝渠也到處都是,要如何種出「乾淨」的稻米,這是政府要去思考的。

事實上,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也表示,土壤是由不同岩石數十萬年以上風化累積而來,土壤的重金屬含量也不一樣,這就是所謂「背景值」,所以,土壤基本上不可能不含任何重金屬。所謂的安全是指在安全限量範圍以內,因此不可能有所謂「零檢出」,公糧米都符合0.4ppm的標準,結果現在被說成米遭到鎘汙染,反而讓消費者恐慌。

另外很多人有「有機耕作重金屬含量就低」的迷思,有機是一種耕作與生產模式,兩者並無太大關聯,但有機米因為有更嚴謹的檢測標準的確會更安全。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表示,我國目前僅針對嬰幼兒副食品當中的重金屬含量訂上限,要求鎘含量不得超出0.04ppm,但原料米的鎘含量則是不得超出0.4ppm,因此食用米鎘含量只要未達0.4ppm都算符合標準。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