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1/08/09
消基會抽測市售燕麥、紅豆 均「零檢出」農藥嘉磷塞
消基會今日(8/6)公布市售燕麥類製品、紅豆樣品農藥嘉磷塞殘留檢驗結果,7件燕麥類產品及3件紅豆皆未檢出嘉磷塞殘留,情況符合消費者期待,也呼籲政府維持零檢出的標準。
「嘉磷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除草劑之一,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A」可能致癌的物質。消基會指出,由於台灣極少產燕麥,因此市售燕麥片原料多為國外進口,許多國家對於燕麥訂有嘉磷塞殘留容許量,美國為30 ppm、歐盟和日本為20 ppm、加拿大為15 ppm、澳洲為0.1 ppm,台灣則為不得檢出。
食藥署2019年曾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擬放寬嘉磷塞殘留容許量,將燕麥、大麥、小米、高粱、黑麥、蕎麥、藜等7項穀物,由原本不得檢出放寬為10 ppm,杜蘭小麥、黑小麥由5 ppm改為10 ppm,油菜籽由不得檢出改為6 ppm。此舉在當時曾引起輿論廣泛的討論,後來食藥署決定暫緩放寬嘉磷塞相關修訂,維持燕麥不得檢出嘉磷塞的標準至今。
消基會表示,由於國外對於燕麥類嘉磷塞的標準較台灣寬鬆,許多消費者對於進口的燕麥類食品有所疑慮,因此消基會4月間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量販店、母嬰用品專賣店等販售通路,隨機購買7件麥片、綜合穀片與麥精樣品、3件紅豆樣品,共計10件樣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10件樣品皆未檢出嘉磷塞,均符合規定,消費者無須擔心。
消基會向政府呼籲,這次檢測結果,所有樣品皆未檢出嘉磷塞,顯示食品廠商能夠提供符合台灣消費者要求較嚴格的商品,因此政府對於嘉磷塞應維持目前較國外嚴格的標準,嚴謹的把關,讓消費者能享受高品質的商品。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