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情報站
2022/10/17
減少食物中毒 禽肉加工農業部提重大改革案
聯邦農業部(USDA)14日提出針對雞肉、火雞肉加工處理過程的重大改革提案,旨在減少食品汙染致病,若通過新規,肉品公司的營運可能將做出廣泛調整。
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食物中的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生病,其中近四分之一的疾病來源為火雞肉和雞肉。
目前為止,要避免食物中毒得靠消費者自行注意烹飪過程,在處理生禽肉品時得小心翼翼,一般建議不要清洗生雞肉、生火雞肉,處理與烹飪生肉的用具要分開,烹調溫度須達華氏165度。
現在USDA食品安全和檢驗署(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希望從養殖場到加工廠的供應端著手,減少食物中毒。
在超過2500種沙門氏桿菌血清型當中,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已經確認三種血清型來自雞肉、火雞肉,它們是致病原,在食用後生病的全部案件中占三分之一;CDC建議抑制這些出現在禽肉產品裡的病菌。
USDA估計,經由食物傳播的沙門氏桿菌感染案例,讓全美每年付出41億元代價,包括就醫、復原、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
USDA食品安全和檢驗署提出一個監管框架,包括檢測雞隻群、火雞群的細菌性疾病,希望透過進入屠宰廠前的檢測,激勵養殖場業主採取措施降低病菌感染。
第二項措施是要求在肉品加工廠內的多個階段採樣檢測,過程中加強監測沙門氏桿菌。
第三項主要變革是確立細菌汙染的最大限度,而且可能會限制那三種導致人類生病的特定沙門氏桿菌。超出限制或含有被禁止沙門氏桿菌種類的肉品將不得進入市場販售。
USDA表示,全國約有3000家由聯邦監管的禽類屠宰場,但大部分的禽肉產品由其中約220家生產,目前還無法確定有多少加工廠會受到未來的新法規影響。
食品安全和檢驗署將於11月3日舉辦公聽會,聽取禽肉產業與各界的意見,展開新法規提案程序。政府的目標是在明年開始制定新規,並於兩年內完成。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